-
运输危险货物的运输单元都固定有矩形标志牌的含义是()。
- A:说明正在运输的是危险货物,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注意
- B:说明所运输的货物很是易燃易爆或所运输的货物是有毒的
- C:发生事故时,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信息,采取争取应急处置措施
- D:使行业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危险品运输
-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矩形标志牌必须满足的要求是()。
- A:必须安装在离地面至少1米的车辆上
- B:危险性识别号和UN编号应清晰可见
- C:放在大火中烧15min后应不影响其显示功能
- D: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年
-
运输第3类危险货物(易燃液体)的车辆粘贴有菱形标志牌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)。
- A:次要危害是“有毒的”
- B:主要危害是“易燃性”
- C:次要危害是“爆炸性”
- D:次要危害是“腐蚀性”
-
中型散装容器容量满足的条件是()。
- A:装包装类别Ⅱ液体时不大于3.0立方米;
- B:装包装类别Ⅱ液体时不大于2.0立方米;
- C:装包装类别Ⅲ的液体时不大于3.0立方米;
- D:装包装类别Ⅲ的液体时不大于4.0立方米;
-
在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》(GB6944)中,第4类危险货物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,分别是()。
- A:易燃气体、非易燃无毒气体和毒性气体
- B:易燃固体、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
- C: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
- D:易于自燃的物质
-
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》中不是“危险货物”的是()。
- A:具有爆炸、易燃、毒害、感染、腐蚀等危险特性,在运输、储存、使用和处置中,容易造成人身伤亡、财产损毁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
- B:价值昂贵的货物
- C:包装精美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
- D:易破碎货物
-
托运人必须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的(),否则将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- A:种类
- B:数量
- C:危险特性
- D: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
-
托运未列入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的危险货物时,应提交与托运的危险货物完全一致的()。
- A:技术说明书
- B:安全标签
- C:危险货物鉴定表
- D:生产单位名称
-
依据《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》(GB12463),以下表述正确的是()。
- A:III级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
- B:III级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大的货物
- C:I级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大的货物
- D:I级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小的货物
-
易燃固体同时具备那3个条件是(),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就越大。
- A:燃点低
- B:燃烧迅速
- C:放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
- D:熔点低
-
浓硫酸溶于水时,能释放出大量热量。因此,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,以下操作错误的是()。
- A:把水缓缓加入浓硫酸中
- B:把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
- C:把浓硫酸迅速倒入水中
- D:把水迅速倒入浓硫酸中
-
包件采用的包装若由易受潮湿环境影响的材质制成,可通过以下哪种车辆或集装箱进行装载()。
- A:封闭式车辆
- B:敞开式车辆
- C:软开顶集装箱
- D:封闭式集装箱
-
危险货物与其他货物容易发生下列()危险反应,两者不能混装。
- A:燃烧或释放大量热
- B:释放易燃或有毒气体
- C:生成腐蚀性液体
- D:生成不稳定物质
-
危险货物罐式车辆对应的车型代码为AT,可以选择使用的方式是()。
- A:EXIII
- B:AT
- C:FL
- D:OX
-
车辆、大型集装箱、散装容器、罐式集装箱或可移动罐柜等,应符合()等相关管理规定
- A:安全
- B:安保防范
- C:清洁及装卸操作
- D:环保
-
除非另有规定,危险货物包件与普通货物装载在同一车辆或集装箱时,可采取进行隔离的方式是()。
- A:使用与包件等高的隔离物
- B:使用高度高于包件的隔离物
- C:四周至少保持0.8米的间隔
- D:四周至少保持0.5米的间隔
-
张某驾驶一辆核定载质量为33吨的危险货物半挂车运输第3类危险货物时,随车应至少配备的防护装备有()。
- A:与最大允许总质量和车轮尺寸相匹配的轮挡;
- B:一个三角警示牌
- C:眼部冲洗液
- D:封闭式呼吸器
-
张某驾驶一辆核定载质量为33吨的危险货物半挂车运输第3类危险货物时,随车至少应为每名车组人员配置的防护装备有()。
- A:反光背心
- B:防爆的(非金属外表面,不产生火花)便携式照明设备
- C:合适的防护性手套
- D:眼部防护装备(如护目镜)
-
对于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的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现场作业,以下做法错误的是()。
- A:应远离热源,通风良好,严禁烟火
- B:使用手机进行照明
- C:应划定警戒区,且安全范围内不应有明火
- D: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车辆
-
根据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》,不属于事故报告的内容是()。
- A: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
- B: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(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)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
- C:打算采取的措施
- D:事故发展的趋势